“我们确定了189名以色列核和军事专家的姓名、地址、身份、工作关系和项目,其中一些已成为伊朗导弹部队的目标。 ” 伊朗情报部长伊斯梅尔·哈提卜在电视镜头前说出这段话时,背后屏幕正播放着以色列迪莫纳核基地内部的绝密画面。 这些原本深藏在沙漠深处保险柜里的文件,如今成了伊朗情报部门代号“复杂行动”的战利品。 更令人震惊的是,哈提卜透露,协助伊朗获取这些机密的竟是以色列本国人——有的为钱,有的因憎恨总理内塔尼亚胡而倒戈。
01 情报行动细节:渗透与转移的精密操作
伊朗此次情报行动的精密程度远超外界想象。 根据披露的信息,伊朗情报人员采用多段式海陆通道,历时三个月才将文件安全送达伊朗本土的分析中心。 由于文件数量庞大,在确保所有文件都到达预定的受保护地点之前,伊朗情报部门选择了暂时不透露消息。
这次行动不仅涉及文件获取,还包括在迪莫纳核基地内部拍摄的影像资料。 伊朗国家电视台播放的画面中,清晰呈现了以色列迪莫纳核设施的详细图纸、内部秘密照片、核科学家的个人护照和通信记录。
伊朗情报部长哈提卜在6月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预告,将公布获取的以色列“敏感文件”。 他当时形容,“说有几千份文件都是轻描淡写”,这些文件是一项能“增强伊朗进攻能力”的“战略宝库”。
有消息人士透露,这次行动由招募的数名在以色列定居的人完成,他们帮助伊朗获得了数千份有关以色列核项目和设施的文件、图片、视频。 这一说法与今年6月以色列逮捕两名涉嫌为伊朗提供情报的公民一事形成了意外呼应。
02 情报内容核心:核武器项目与科学家名单
根据哈提卜公布的信息,这批情报包括以色列先前和正在进行的武器项目、升级和再处理旧核武器的项目、与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联合项目等具体完整信息。
最引人注目的是,文件包含了189名以色列核和军事专家的姓名、地址、身份、工作关系和项目信息。 哈提卜特别指出,这些专家中甚至包括参与项目的美国和欧洲科学家。
伊朗声称已将这些情报提供给其导弹部队,其中一些专家已成为伊朗军队导弹部队的目标。 哈提卜还表示,在今年6月伊朗对以色列袭击的还击中,正是依据这些情报对以色列敏感的军事地点进行了打击。
这些材料的曝光直指以色列核项目的国际依赖性。 大量文件被指证实以色列的原子弹计划长期依赖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国的支持,展示了双方在超过160个核领域联合项目的深度合作证据。
03 历史脉络:伊以情报战的“以牙还牙”
此次伊朗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伊以长期情报战的最新一章。 2018年,以色列摩萨德特工从德黑兰一处仓库盗取约5.5万份伊朗核计划档案,为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提供了关键依据。
七年后,伊朗以几乎相同的方式回击。 哈提卜直言不讳地表示:“这些文件证明,以色列的核武器计划长期受到美国及欧洲国家的支持,伊朗有能力触及对手最核心的机密。 ”
两国间的“影子战争”已持续数十年。 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初期,摩萨德因未能预警哈马斯的“阿克萨洪水”行动而备受质疑。 但随后摩萨德指挥的一系列袭击行动都成功了,其中包括2024年7月对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的刺杀行动。
作为回应,伊朗也在加强其反间谍能力。 2025年8月,伊朗处决了一名向以色列泄露核机密的核工程师鲁兹贝·瓦迪。 根据伊朗司法部门报道,瓦迪是在2023年通过一条网络私信与摩萨德建立联系的。
04 战略意图:转移焦点与揭露双重标准
伊朗选择在9月下旬公布这一情报行动结果具有明显战略意图。 分析认为,此举可视作伊朗因核问题遭部分西方国家“围追堵截”的反制行动。
9月27日,欧洲国家推动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即将生效,要求伊朗在核问题上做出让步。 伊朗通过曝光以色列核计划的“铁证”,巧妙将国际社会注意力转向以色列的核武器项目。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秦天指出:“伊朗希望降低外界对其核计划的关注度,同时提出以色列核问题,试图引发外界关注。 ”以色列核问题长期处于模糊状态,美西方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予以默许,却在伊核问题上对伊朗尚未达到核武器程度的铀浓缩等活动严厉打压。
伊朗此次披露相关情报行动,实则是对美西方在以色列拥核问题上的双重标准进行批判。 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当着全球各国领导的面披露这一情报,伊朗成功将自身定位为“被动反击者”,而非欧美国家口中的地区安全破坏者。
05 地区影响:中东战略平衡的重构
伊朗此次情报“亮剑”对中东战略平衡产生了颠覆性影响。 当伊朗特工的身影出现在迪莫纳核设施的核心区域,其所揭示的不仅是防线的失守,更是整个中东安全架构根基的动摇。
以色列赖以威慑四方的“模糊核政策”,在内部文件与科学家护照的曝光下显得苍白而虚伪。 尽管以色列政府试图淡化影响,但以色列媒体披露的数据揭示了残酷现实:在伊朗6月的导弹与无人机饱和打击下,以色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重损失。
更值得警觉的是,核科学家接连被收买的指控若被坐实,暴露的将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在强权政治面前的千疮百孔。 当大国为地缘利益秘密扶持以色列的核武库时,又怎能奢望其他国家恪守规则?
伊朗此举可能会引发中东地区更激烈的情报竞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环球军事报道》主编魏东旭分析认为:“未来,无论伊朗此次情报行动是否属实,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谍战、暗战、情报战都将持续,特殊条件下甚至可能出现重大升级。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已表示愿意核查文件真实性。 但该机构此前因无法监督以色列核设施已经备受争议。 若文件内容被证实,国际社会将被迫重新审视中东核不扩散机制——毕竟,以色列是地区唯一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却实际拥核的国家。
而对普通民众而言,迪莫纳核基地内部画面的公开,首次让外界直观感受到以色列核计划并非遥不可及的传闻。 这些影像可能会成为改变公众认知的关键因素,正如一位情报分析师所言:“一旦看到这些画面,你就无法再假装对这个事实视而不见。 ”
#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
配资公司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